close

聽到朋友說的這段話:"信任,無庸置疑的是一種高尚的行為,不過,許多人在選擇信任的同時,卻放棄了瞭解他人,而那種行為並不算是信任",這真是我對於信任這兩個字所聽過的最好的詮釋,朋友說:這可是繳了很多學費所學到的.

最近我也在繳學費學習"信任",我對一句話始終懷疑: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,這句話乍聽有理,其實狗屁不通,不用人,怎知道這個人值不值得信任?路遙知馬力,不跑,怎知有沒有耐力?能被人信任是一件讓人欣喜的事,但大多時候,在信任建立的同時也逐漸的毀壞中,有信任就會有背叛,當你不信任別人時,就不會遭到背叛,許多領導者-特別是獨裁者-都是如此,總之,這分寸真難拿捏,從管理上來看,最好的方式是,建立一套信任的機制,我認為這就是一種透明的溝通機制,當雙方出現信任問題是,有一種溝通模式可以探求雙方的真意,但是,這種機制還是無法抵制惡意的欺騙或是善意的隱瞞,充其量也只是讓平常不溝通的雙方在有了誤會時有一個溝通的管道.

既然"分寸"難拿捏,就表示信任一個人不能信到底,留個2.3分,一但真有了背叛,還可以給自己留一點轉圜的空間,避免全盤皆輸,信任不是放任,隨著瞭解的程度,逐步加深信任的程度,是比較保險的作法.當自己不被信任時,不用特別不高興,也不用急著去爭取,辯解,畢竟,信任,是需要時間來證明的,我贊成信任是一種美德,但這不是說信任別人是一種美德,而是說:能被人信任的人是有美德的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YO 的頭像
    KYO

    斜槓熟年的人生碎語

    K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