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BO 耗資兩億美金拍攝的迷你劇集 The Pacific, 正熱烈放送中, 我覺得成績要比Band of Brothers諾曼第大空降更出色.雖然劇情偏向人性的探索,但是對戰爭場面一樣有極為寫實的描繪,特別是表現領導者在面對極為險峻的情勢時,如何發揮領導作為,他的勇氣與決斷力不僅能扭轉情勢,也讓自己成為英雄,在美國這個崇尚英雄主義的國度,不是官大學問大,也不是掌權者一手攬走所有的功勞,
The Pacific 根據真實故事編寫,劇中的作戰英雄,約翰巴西隆士官長,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史上授勳最多的戰鬥人員,他是職業士官,服役四年後年終於有機會在首場戰役表現出他的卓越能力,之後,就被羅斯福總統力捧為戰爭英雄調回美國去募款,然後在美國退伍,當時他才剛成親,但是他的同僚依舊在太平洋戰區作戰,與不要命的日本軍人周旋,於是他申請重回戰場,加入最慘烈的硫磺島與沖繩戰役,當戰士們在有如地獄般的戰場上奄奄一息時,卻聽見槍林彈雨中傳來巴西隆士官長的呼喝聲,人人不可置信,有誰不想脫離這鬼地方?可是早已光榮離開的他,卻又生龍活虎的回到戰場,那些昔日同僚和他在訓練中心帶過的新兵,也因此士氣大振,逆轉戰局,再度寫下光榮的戰史.
這部戲也揭露一些戰場中的真實面,而不是一味歌頌英雄,比如夸夸其談的連長,下不了決心,又毫無作為,真的幹起來,就嚇到腿軟攤在彈坑裡,隔日馬上就被拔階,也有軍官藉機想竊取財物,欺壓小兵,局勢如此惡劣,還想要耍弄權力....這樣強烈的真實感,真可以當作軍中的教材了.
要攻,要守,要轉進,都有不同的作為,領導者下達決心就要全力支持,而不是心中對自己的策略產生懷疑而搖搖擺擺,那整個部隊就會士氣不振而不堪一擊,要在心中產生確信才能產生勇氣,然後加上領導者的直覺與判斷,如果領導這對戰場不熟悉當然就不會有正確的判斷,領導者未必要有戰功,但必定要熟悉戰場,即便判斷錯誤,我們也可以循脈絡去找出失敗的原因予以修正,沒有企業永不犯錯,即使經營之神也吃過虧,問題是,要面對還是遮蓋?要負責還是推諉?
若一個組織可以讓有權力的人卻不需負責,必須負責的人卻毫無權力也無法表功,當然就會讓那些只會講空話,毫無管理與領導能力的人寄生,一將功成萬骨枯,總也成就一代名將,最慘的是,萬名枯骨,卻成就一代無賴.